逛商场扫码,进小区扫码,去餐厅、电影院等人流密集场所也要扫码……随着场所码的广泛应用,个别人因为嫌麻烦,对这种扫码查验的做法产生了些许的懈怠抵触情绪,总想着用各种办法蒙混过关。近期,北京市对这种行为作出明确规定:不配合扫码查验工作并造成了严重后果的,将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任何细节的疏忽,都可能前功尽弃。一个“扫码”举动,看似事小,实则非常重要。
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而言,拒不落实防控政策的行为是触碰了法律底线的行为。因此,必须从防控的高度,从法律的层面,给场所码拴上法治的缰绳。一方面,需要加大教育引导力度,让场所码一马当先;另一方面要用“法治的缰绳”拴住懈怠之心。配合扫码核验,对每个人来说,既是疫情防控的要求,也是在防疫特殊时期的法定义务。我国《传染病防治法》第12条规定: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,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、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、检验、采集样本、隔离治疗等预防、控制措施,如实提供有关情况。”也就是说,进入公共场所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进行“扫码登记”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,依法采取及配合相关应对措施是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定义务。同时,场所码是平台为重点场所赋予(生成)的一个专有二维码,标识了该场所位置、场所名称等信息。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,人们扫码后,平台将自动记录进入该场所的相关信息,并加密保存,而这些信息仅能用于疫情防控 。相对于传统手工登记的方式,使用场所码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个人信息的传递层级和经手人数,降低了疫情防控过程中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。
从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角度来说,“逢进必扫、逢扫必验、不漏一人”的扫码举措,是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精准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。流行病学调查是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“关口”。流调工作就是在与病毒争分夺秒地赛跑。追溯源头、排查密接,将一个个可能的传染源管理起来,使其排出的病毒不再继续引发感染,就能够跑赢病毒,斩断传播链条,疫情也会逐渐平息。其中,行程轨进的调查是流行病学调查中不可或缺的内容,但让相关人员回忆起14天去过哪、接触过谁,就存在很大难度和误差。扫了场所码后,一旦发生疫情,相关部门在追潮和排查病例时,便可根据相关信息,第一时间精准筛查,可以进一步缩小排查人员的范围,及时防止疫情的扩散,进一步减少基层排查的工作量和降低对市民正常生活、工作的影响。不少地方正是借助了场所码的功能应用,才使流调工作更加快速、科学、精准,更好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。
既要防得住,也要放得开,这无疑是一场考验。一方面,疫情防控措施仍要实之又实、细之又细,绝不可给病毒留下任何可乘之机;另一方面,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要有序恢复,让熟悉的烟火气持续升腾。这种情况下用好场所码,码,守好“安全门”是关键所在,有利于把防控措施落实到一个个最小单元,在基层织起一道道严密防线,最大程度减少病毒传播扩散风险。
疫情防控需要众志成城,每一个人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,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每一个环节守土有责。精准防控不落一人,“扫码通行”非常必要。无论是企业单位、经营性场所,还是城市的公共场所都需要严格当好“守门人”,切实把查验措施严起来、紧起来、实起来。